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辽宁省预算外资金稽查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5:42:04  浏览:880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辽宁省预算外资金稽查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预算外资金稽查办法
1997年5月2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77号发布

1997年5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第132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的监督,保障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的执行,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和其他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的稽查。
第三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预算外资金稽查主管部门。
财政部门设置的稽查机构负责预算外资金稽查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 财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稽查:
(一)预算外资金收入及上缴情况;
(二)预算外资金支出使用情况;
(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编制、调整、决算情况;
(四)预算外资金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执行情况;
(五)与预算外资金收支有关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 财政部门具有下列职权:
(一)查阅或者调阅被查单位与预算外资金有关的报表、帐簿、票据、文件等资料;
(二)向被查单位、其他有关单位或者知情人进行调查,取得有关证据材料;
(三)查处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必要时可以建议暂停拨付或者扣减经费;
(四)对被查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提出整改意见;
(五)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六条 财政稽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实施稽查前,向被查单位下达稽查通知书;
(二)对被查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进行检查;
(三)对稽查事项作出结论,并听取被查单位的意见。
第七条 财政稽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省政府统一印制的稽查证件。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对举报有功的,由财政稽查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财政稽查机构应当对举报者予以保密。
第九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由财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一)不按照规定编制、调整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的;
(二)不按照规定的标准征收预算外资金,擅自减征、免征、缓征或者擅自设立收费、基金项目、扩大范围、调整标准的;
(三)不按照规定及时、足额上缴预算外资金收入,隐瞒、截留、坐支的;
(四)隐瞒预算收入,将预算内资金转为预算外资金的;
(五)不按照预算外资金支出范围使用预算外资金,擅自挪用的;
(六)不执行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帐外设账、公款私存的;
(七)不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收取预算外资金的;
(八)违反预算外资金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前款第(二)项行为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由财政、物价部门按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罚。
第十条 对违反预算外资金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员,由财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个月以内基本工资的罚款,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市县财政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稽查机构实施。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对拒绝、阻碍财政稽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财政稽查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



1997年5月2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征求对脱敏凝胶等产品分类界定意见的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征求对脱敏凝胶等产品分类界定意见的函

食药监械函[2003]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

  近期,我司收到部分省局和企业对下列有关产品如何分类界定的请示,我司提出了初步意见,现征求你们的意见:

  1.脱敏凝胶:用于牙体脱敏。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2.单人无菌室 :用于防止病人术后感染。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3.碳纤定位床板及背部插板:用于CT及加速器诊断及治疗时病人的支撑和定位。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4.冰点渗透压仪:用于测量人体体液的渗透压值。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5.锉疮治疗笔:用于治疗人体面部锉疮。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6.脑磁图系统: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7.全自动康复治疗仪器: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8.胃癌检测仪(不含光敏剂):该仪器发出的紫外光通过光导纤维输出管路照射患者胃内的光敏剂,检测荧光强度,达到诊断胃癌的作用。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9.一次性使用冷冻管、培养皿、试管、培养板:供医院化验室使用。拟不作为类医疗器械管理。

  10.术前肢体消毒抬升小车:拟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11.医用拐杖:供医院康复病人使用。拟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12.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用进器器件: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13.临床检验用样品处理器: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14.可调式摇摆称:用于显示血袋中收集血液的净体积。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15.切片石蜡:用于人体组织切片。拟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16.起搏器程控仪:用于对起搏器进行体外查询和程控。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17.水疗设备:通过水流的冲击按摩,达到身体放松的作用。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18.静态平衡训练系统:用于对身体重心的平衡能力有缺陷的病人进行平衡训练,以达到稳定身体重心的目的。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19.超声图文网络工作站: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20.输液用空气净化设备:用于净化进入输液瓶的空气。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21.干扰检查用试剂盒:用于医院生化分析仪及生化试剂干扰性能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试剂。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22.牙齿美白材料:用于牙齿美白。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23.调配菌悬液用缓冲液: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24.生化试验有加样吸头: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25.微需氧发生袋/剂:用于产生微需氧环境,进行细菌培养。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26.二氧化碳发生袋/剂:用于产生二氧化碳环境,进行细菌培养。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27.厌氧发生袋/剂:用于产生厌氧环境,进行细菌培养。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28.一次性加样试管:用于生化试验加样。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29.矿物油:用于细菌鉴定板条产生微需氧环境。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30.无菌接种环:用于接种标本。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31.厌氧指示条:用于指示环境中有无氧气存在。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32.磁性搅拌棒:用于试验中搅拌反应物。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33.化学清洗液:用于清洗试验仪器。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34.样品杯:用于装试剂和样品。拟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35.宫颈癌筛选试剂盒(5%醋酸):拟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请将意见于2003年10月10日前通过传真或邮寄方式反馈我司。
  传真:(010)68315665
  地址:北京市北礼士路甲38号 1008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
                         二○○三年九月十日


松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通知

吉林省松原市人民政府


松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通知

松政发〔2011〕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省级开发区,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四届二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O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松原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减少吸烟危害,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吉林省城市公共场

  所禁止吸烟规定》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市、县(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工作。市、县(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禁

  止吸烟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 下列场所禁止吸烟:

  (一)公共文化娱乐场所;

  (二)公共体育馆;

  (三)图书馆、博物馆;

  (四)非本单位自用的会场;

  (五)商店(含室内市场)、粮食供应站(所)、银行、储蓄所;

  (六)在城市内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候车(机、船)室;

  (七)医疗单位;

  (八)学校、托幼单位;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禁止吸烟场所。

  第四条 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环境保护及新闻出版等部门要积极


  开展吸烟有害的社会宣传。

  第五条 禁烟场所所在单位要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有条件的禁烟场所


  所在单位要为吸烟者提供有通风装置的吸烟室(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第六条 禁烟场所所在单位必须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禁烟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二)不在禁烟场所内设置吸烟器具;

  (三)及时劝阻吸烟者在禁烟场所吸烟。

  第七条 吸烟者不得在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吸烟。

  第八条 非吸烟者有权要求吸烟者在禁烟场所停止吸烟。

  第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禁烟场所所在单位和吸烟者,由市、县(区)爱国卫生


  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对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一项或第二项规定的,责令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


  如不改正,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二)对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处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

  (三)对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处以1元以上5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收缴罚款必须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罚款上缴同级财政,


  执行收支两条线。

  第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


  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二条 非禁烟场所所在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禁止吸烟场所,制


  定制度,做好控制吸烟工作。

  第十三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爱卫会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暂行规定自2011年6月 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