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计委、农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7:28:22  浏览:98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计委、农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通知

国家计委 农业部 建设部


国家计委、农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通知
国家计委、农业部、建设部



一九八八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指示》。两年多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指示精神,把搞好有机肥建设作为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层层落实任务,精心组织管理,使有机肥的施用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应当看到,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有机肥工作重视不够。表现在:对群众中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的短期行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解决办法,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倾向尚未改变,有机肥源未充分开发利用,特别是还有一些地方大量秸秆、树叶被焚烧、不仅浪费肥料资源,而且污染环
境;有机肥科研工作仍很薄弱,有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等。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为农业持续稳定增产奠定基础,现就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88〕83号文件精神
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长效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继续遵照《指示》精神,加强领导,抓紧制定发展有机肥的中长期规划,狠抓措施落实,力争在三、五年内使有机肥建设有较大改观。实现农村人、畜粪尿利用率达60%以上,秸秆还田增加到3亿亩,
冬绿肥种植面积恢复和发展到8000万亩。要继续抓好示范推广和宣传教育工作,总结推广有机肥开发利用的新经验。切实解决发展有机肥料的资金和物资,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有机肥的开发利用,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以及
绿肥种子基地建设等。计划、物资、商业、银行部门对有机肥加工、运输机具以及仓储设备等,应继续在物资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二、要在广辟肥源上狠下功夫
我国有机肥料资源丰富,潜力很大。各地要通过“养、种、积、造、还”各种途径多积、积取有机肥。应重点抓好粪肥和堆沤造肥,改进积造家肥的办法,提高积肥设施和保肥标准,防止粪肥散失;积极开发利用河湖塘泥等资源,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留高茬、盖田
、机翻还田、垫圈、过腹还田、发展沼气、沼肥还田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利用,对焚烧秸秆、浪费肥源的做法,要明令禁止,迅速纠正,努力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进一步加强绿肥种子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工作,认真落实高产栽培措施,提高绿肥鲜草产量,开展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绿肥的经
济效益;搞好城肥下乡,充分利用城市粪肥、树叶、有机垃圾等有机肥源,大中城要认真抓好有机肥工厂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试点,逐步提高城肥利用率。
三、抓好有机肥料科研与推广工作
在“科技兴农”中应进一步改变传统的积肥、造肥、施肥方法,切实解决好农民在积肥、用肥中的一些难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解决当前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作为有机肥攻关与推广的重点列入各级科研和推广计划,如省工、省力、省时、省钱、简便易行的有机肥积制技术;高工效
、低成本的积肥和施肥机具、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配套技术;城市粪肥、有机垃圾等废弃物工厂化处理和收集处理树叶制取有机肥的新技术等等。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有机肥技术推广和科研队伍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创造开展工作的条件。对于做出显著成绩的科研推广单位与
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制定和完善发展有机肥料的政策和法规
加强法制建设是增加有机肥投入,处理好用地与养地关系的重要保证。各地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的政策措施,制定耕地土壤肥力保养法规。目前还没有制定省级耕地肥力保养办法的地区,要抓紧制定并争取早日颁布,付诸实施。已经制定的地区,要强调落
实,保证各项政策的兑现。县乡的耕地肥力保养办法和乡规民约是对省级规章制度的补充与配套,应尽量做到符合实际,适度合理,具有约束力,有利于对有机肥料工作的管理。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开发利用有机肥,涉及面广,任务重,工作难度大。能否取得较大的发展,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希望各级政府遵照《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持,担负起协调社会各部门关系的责任,计划、农业、科技、农机、城建、环保、环卫、物资、商业、财税、银行等各行各业要密切配
合,分工协作,共同抓好有机肥开发利用工作。



1991年7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人事部


关于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办会 [2004]25号



为适应会计工作需要,在总结多年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基础上,经财政部、人事部研究,现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调整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调整问题
将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合并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科目不变。调整后,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3个科目。从2005年度起,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将按照调整后的3个科目进行。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仍为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二、考试科目衔接问题
为保证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科目调整的平稳过渡,在2005年度,报名参加中级资格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在2004年度考试中,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05年度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的考试;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05年度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的考试;虽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05年度也可报名参加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
(二)2004年度未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05年度报名时须参加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
(三)参加2005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两个科目考试的合格成绩,仅在当年有效。自2006年度起,停止原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的考试。
(四)2005年度首次报名参加中级资格会计实务科目考试的人员,按照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进行。
三、考试成绩管理问题
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人员,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均合格者,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四、港澳居民参加考试问题
(一)根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关于允许港澳居民参加内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复函》([2004]港办交字第170号)精神,对符合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修订印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财会[2000]11号)规定的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港澳居民在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规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
五、其他有关事项
(一)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重新修订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并用于2005年度的考试。
(二)2005年度需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原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可继续按照2004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大纲的要求复习备考。
(三)请各地及时向社会公布本通知要求,并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准备工作。
本通知自2005年起施行。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修订印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财会[2000]11号)中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


财政部 人事部
二OO四年八月二日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外地企、事业单位驻长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外地企、事业单位驻长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长春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我市对外地企、事业单位驻长机构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经协委是外地企、事业单位驻长机构(以下简称驻长机构)的管理部门。市经协委内设外地驻长机构管理处,负责驻长机构审批、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三条 凡外地企、事业单位来长申请设立驻长机构,须提供当地经协委(办)或主管部门函件、法人资格证明、企业章程或协议、企业注册资金证明等文件资料,到市经协委办理审批手续。
第四条 经营性驻长机构经市经协委批准(注册资金超过50万元的须由市计委先行审批),再经市会计师事务所审验注册资金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登书注册手续,然后办理税务登记、银行(含信用社)开户、刻制公章等手续。
第五条 办事性驻长机构不得开展经营性活动。如需开展经营性活动,应按程序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第六条 驻长机构的工作人员,由市经协委核定人数,常驻人口需经市城市机械增长人口管理办公室批准,到驻地公安部门办理暂住户口或常住户口。
第七条 驻长机构要到劳动部门办理《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凭《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到开户银行(含信用社)支取工资。
第八条 驻长机构变更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等,必须到工商、税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并到市经协委备案。驻长机构撤销时,应在结清税款后提前一个月书面报告市经协委。
第九条 凡经批准的驻长机构,每年应向市经协委缴纳管理费。此项费用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对驻长机构的管理、服务等项活动。具体收费标准,由市经协委会同市物价局制定。
第十条 驻长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接受市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经协委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11月3日